打出“組合拳” 保利集團在貫通融合中提升綜合監督效能
??在國有企業中,承擔監督職能的部門不少,但存在著職責界面不清、監督檢查多頭重復、監督力量較為分散、協同作戰不夠、缺乏統一的協調機制等問題,破解“九龍治水”難題是國有企業提升監督效能的必由之路。保利集團堅持以黨內監督為主導,以綜合監督為抓手,努力構建有機貫通、系統集成、協同高效的“大監督”體系,推動各類監督同頻共振、同向聚合,更好地轉化為治理效能,助力企業發展改革落地見效,先后11次、連續8年獲評中央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A級;“十三五”期間,累計實現利潤3712億元;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4451億元、利潤總額568億元,年底總資產17,401億元。
??抓機制謀協同 構筑全局“一盤棋”
??高站位謀劃領導機制。促進各類監督貫通融合,首要條件是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自上而下構筑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領導體系。保利集團逐級成立綜合監督工作領導小組,黨委書記任組長,黨委領導與經理班子有機融合,紀委書記靠前指揮、加強專責監督,紀委牽頭整合審計、人力、財金、風控、法律等監督資源,形成上下協同、左右聯動的“大監督”格局。
??周密性設計工作機制。各類監督各具優勢,增強監督的同步性、系統性是促進各類監督貫通融合的關鍵一步。保利集團抓好頂層設計,研究制定《綜合監督工作管理辦法》《綜合監督工作手冊》,打造“1+2+3”綜合監督工作體系:即1個平臺(綜合監督領導小組會議和工作小組會議)、2張清單(年度綜合監督重點事項清單、監督檢查發現問題整改臺賬)、3項機制(工作協同機制、信息共享機制、督辦整改機制),建立議事、執行、制約、保障制度,打通部門之間定期溝通、交流信息的渠道,形成了統一指揮、全面覆蓋、各負其責的工作格局。
??全方位落實責任機制。知責才能更好地擔責履責,推動綜合監督落地的前提是壓實各方責任,以上率下層層抓落實,既傳導壓力又激發動力。在全面從嚴治黨上,構建黨委主體責任、書記第一責任、紀委監督責任、班子成員“一崗雙責”的責任體制,逐級簽訂責任書,開展黨建責任制考核、黨委書記述職評議、紀委書記述職考核,壓實各級責任。在重大風險防控上,建立業務前端部門、職能管理部門、紀檢審計部門 “三道防線”,明確第一道防線的業務主體責任、第二道防線的監管責任、第三道防線的再監督責任,健全紀檢監督與職能監督力量統籌銜接機制,提高綜合監督的主動性、實效性。
??抓全程強管控 打造監督“一條龍”
??強化事前綜合性預防。將監督關口前移、及早介入,推進監督近距離、知底數,搶先一步掌握工作主動權。下好建章立制“先手棋”,破除各類監督貫通融合的障礙和梗阻。以開展違規掛靠專項整治為例,各類監督主體同步打出制度“組合拳”,紀檢部門牽頭下發自查自糾對照標準;戰投部門制定集中、統一的參股管理制度文件;法律部門出臺集團字號和商標的管理辦法,對外公布第一批121家冒用保利字號的企業,建立“保利”字號授權企業查詢系統,多管齊下、合力消除掛靠問題。把好投資采購“入口關”,從源頭上防患于未然。各類監督主體各司其職,保利集團紀委牽頭制定供應商廉潔黑名單管理辦法,列出圍標串標、違規宴請、贈送禮品禮金、提供虛假資質等20種不廉潔行為清單;其他監督主體加強風險評估預警,協同做好投資并購等重大事項的源頭性盡調工作,強化前端規范、提高風險防范??椕軆炔靠刂啤胺雷o網”,持續深化內控體系建設。修訂完善內部控制與合規管理手冊,編制風險清單和總部權限指引清單,對287個一、二、三級流程、183張流程圖、480個風險控制點進行再完善再優化,明確302個審批事項權限,清晰展示主要業務權責邊界,進一步提升風險管控效率。
??強化事中聯動式管控。各監督主體相互協同配合,聚焦關鍵環節、關鍵線路、關鍵節點,共同發現問題,聯手解決問題,放大監督的系統優勢。強化“立體式”巡視監督,巡前遴選業務尖兵進組,聽取紀檢、財會、審計、法律等部門發現問題情況,為迅速打開局面備足“糧草”;巡中有針對性開展四個專項、違規掛靠、影子股東等專項巡視,一體推動常規巡視、專項巡視、選人用人專項檢查,形成互為補充的監督鏈條;巡后加強問題線索核查及處理情況審核把關,紀檢全程跟進,推動真改實改。開展監督檢查雙向“交底”。借鑒巡視交底方法,職能部門在監督檢查前組織相關部門提交問題清單,進行問題交底,帶著問題精準監督,共享監督發現問題。監督檢查后,職能部門及時匯總整理有關監督發現的問題,并在綜合監督工作小組會議上向各成員部門交底。通過問題“雙向交底”,讓綜合監督工作有的放矢、實現精準監督。
??強化事后系統化處置。加強監督檢查問題整改督辦。綜合監督辦公室把各成員部門年度監督檢查發現問題整改納入全年督辦任務,匯總監督檢查發現問題,建立《監督檢查發現問題整改臺賬》,共建好“12本臺賬”,包括總部本級、8個主要子公司、3個直屬公司的上級監督檢查發現問題整改臺賬,發揮各級紀委“再監督”職能,督促被檢查單位問題整改到位,并定期在綜合監督工作小組會議上進行通報,統籌解決好“后半篇文章”難題,讓綜合監督工作有了實實在在的抓手,讓各職能部門在督導檢查問題整改上有了更大的“推力”和底氣。針對檢查核查發現的員工持股不合規、基金應收款項回收不及時、資產管理不規范、字號使用不合規、招標采購程序不規范、費用報銷不規范等問題制發紀檢檢查建議書,及時召開警示教育大會通報“靠企吃企”典型案例,以案促治、以案促改。從嚴從快處置風險事件。事后處置貴在從嚴從快、及時止損,并舉一反三,強化整改,建立健全長效機制,筑牢防范屏障。第一時間派出聯合工作組,集體會診“開方”,果斷采取措施遏制風險蔓延,建檔立卡推動問題處置,嚴肅追責問責。
??抓關鍵提質效 擰成發展“一股繩”
??聚焦三年行動推進改革發展。以在線督導為手段,自主設計研發全覆蓋、可視化的在線督辦系統,將改革任務量化為91項具體指標,每月監測獲取子企業1092項改革指標數據,穿透覆蓋1038戶子企業,實現進度實時掌握、數據實時匯總、問題實時分析。以考核評估為抓手,健全改革考核評估機制,在央企中先行一步、先評先改,制定年度重點改革任務考核方案,建立可衡量改革進度、可檢驗改革實效的“標尺”,將評估結果直接列入子公司綜合考核權重,全面推動各級企業提效率、增活力。以干部監督為保障,人力、紀檢部門聯手施策,開展“四個專項”、“影子公司”等專項整治,制定“一把手”監督措施,集中規范領導人員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經商辦企業行為,組織核查干部填報個人事項,對未如實報告的個人和企業進行通報和處理,有力強化了干部監督工作。
??聚焦專項整治強化提質增效。堅持精益理念,深入推進“靠企吃企”、嚴肅財經紀律、依法合規經營綜合治理等專項行動,做到任務具體化、責任清單化、進度可視化,累計發現問題400余項,制定304條整治整改措施,完善紀檢、選人用人和干部監督、經營投資和內控制度289項。堅持問題導向,開展問題線索“清零”專項行動,對專項整治中發現的問題線索及時履行審批程序,優先辦理,形成監督威懾。建立“1+N”協同監督模式,以“四不兩直”的方式聯合開展專項整治督導檢查,確保發現問題快、準、細。堅持數據賦能,建立電子會計檔案管理信息系統,實現全級次會計信息穿透查詢。利用企查查等第三方數據查詢系統,監測企業工商、稅務、訴訟案件、重大輿情等風險異動,提示處理行政處罰240余件。
??聚焦風險化解確保肌體健康。堅持“包保督辦、責任到人、統籌推進、扎實整改、務求實效”原則,對風險事件統一管理,采取“一事一策”,畫好“作戰圖”,定好“時間表”,倒逼加快風險處置。各子公司圍繞企業經營風險事件、“兩金”指標壓降等棘手問題,制定綜合治理方案,進行綜合監督風險項目立項申報。綜合監督工作小組強化條線督辦職能,加強驗收把關,開展“案例化”督導,形成各業務板塊綜合監督成果案例庫。積極化解處置多項重大風險事件,壓降風險敞口金額超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