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屆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優秀科普作品獎頒獎儀式在京舉行
新華網北京9月29日電 29日,作為2022年科普中國智庫論壇暨第二十九屆全國科普理論研討會開幕式主要環節之一,第七屆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優秀科普作品獎頒獎儀式在中國科技會堂舉行。
本屆“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優秀科普作品獎”分為科普圖書類、科普影視動畫類、青年短篇科普佳作類三大獎項。經過前期籌備、作品申報、初評、終評等多個環節以及評審委員會評審,共評選出科普圖書類特別獎作品2種,金獎作品10種,銀獎作品19種;科普影視動畫類特別獎作品1種,金獎作品5種,銀獎作品10種;青年短篇科普佳作類金獎作品9篇,銀獎作品20篇。
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協和醫院婦產科名譽主任、教授郎景和,中國科協專職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孟慶海,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理事長周忠和分別為第七屆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優秀科普作品獎“特別獎”獲獎個人和代表頒獎。中國科協宣傳文化部副部長宋玉榮,中國科協科學技術普及部副部長龐曉東,中國科協戰略發展部副部長趙立新,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副院長、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副理事長崔麗娟研究員分別為科普圖書類、科普影視動畫類、青年短篇科普佳作金獎獲獎個人和代表頒獎。
其中,由中國科學院院士韓啟德所著的《醫學的溫度》和由我國真菌學家臧穆所著的《山川紀行》榮獲科普圖書類特別獎,中國科協出品的科學家精神系列紀錄片《中國科學家精神系列專題紀錄片追夢身影(第一季)》榮獲科普影視動畫類特別獎。
據了解,“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優秀科普作品獎”每兩年評選一次,該獎項是經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批準,由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所設立的,是國內科普創作領域的最高榮譽獎。獎項旨在發揮中國科普作家協會行業組織的引領作用,創建良好的激勵環境,激勵廣大科普創作者的積極性與創造性,推出更多符合科學發展觀要求、反映時代要求、反映科技發展的、受眾喜愛的優秀科普作品,面向公眾。
據悉,自2010年至今,該獎項共累計評出特別獎3種,科普圖書獎金獎114種,銀獎225種,影視動畫金獎49種,提名獎銀獎91種,短篇科普佳作金獎23種,銀獎49種,并已有18種獲獎作品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