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門秋播大幕全面開啟
本報訊 (記者俞蘇華 通訊員謝琰)當前,我區在全面落實各項防疫措施的同時,全面開啟秋播大幕,努力為明年糧油豐收夯實基礎。近日,記者在蘇墾農發江心沙分公司的油菜田看到,裝滿油菜種的多用途播種機正在田間來回奔波。蘇墾農發江心沙分公司農業中心主任王俊介紹,今年,公司在江心沙農場的大麥、小麥、油菜等秋播面積為1.1萬畝,較往年的種植規模略有增加。拿這茬播種的油菜來說,他們在原有品種灃油737的基礎上,試種了40畝秦優1919品種,如果該品種田間表現良好,明年起將進行擴種。
與往年相比,今年,我區格外注重優化種植布局,積極統籌糧食油料作物協調發展:重點確保全區秋播小麥面積達到16.6萬畝,較去年增加0.06萬畝;充分挖掘耕地資源潛力,鼓勵利用冬閑田、季節性拋(撂)荒未利用地塊以及河邊、田埂、園地等地塊,進行油菜種植,促使油菜種植面積達到17.23萬畝,較去年增加1.7萬畝;因地制宜發展大麥、蠶豆、豌豆等特色夏雜糧生產,提高種植占比。
我區持續在秋播技術應用上下功夫,緊盯市場需求,調優品種結構,重點推廣高產、抗逆、優質、專用品種;堅持適期適量適墑播種,努力壓縮晚播小麥面積比例,降低晚播帶來的生產風險;鼓勵農機農藝結合,提高秸稈還田及整地播種質量,推廣機械深旋(耕)秸稈還田技術、小麥機條(勻)播技術、油菜機械直播技術,提高播種效率,確保一播全苗、苗齊苗壯;強化防災減災措施,開好“麥田一套溝”,加強溝系配套,確保內外三溝相通,做到旱能灌、澇能排。
此外,我區繼續挖掘增效潛能。一方面,充分發揮政策激勵效應,通過實施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等,提升各類主體種糧積極性;另一方面,以綠色防控示范區建設為引領,大力實施“綠色防控提質增效”工程,集成完善綠色防控技術體系,加快推進綠色防控示范區向綠色優質農產品基地、綠色高質高效創建示范片等載體平臺傾斜。